体育世界(学术版)
主办单位:陕西省体育局
国际刊号:1002-2430
国内刊号:61-1019/G8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74699 人次
 
    本刊论文
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 要:创新教育的主要组织者是教师,实施创新教育的主要阵地是课堂教学。教师不仅要对创新教育有明确深刻的认识,而且要研究、探讨实施创新教育的方法和策略,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

   关键词:创新意识   师生关系   教育

  一、改革体育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1.体育教育观念的转变,不仅要从单一的生物体育教学观转变为多维的、健康的体育教学观,而且还要从传统的以体育知识、技能灌输为中心转向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要充分相信学生,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独立性,正确处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关系,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地位,让学生树立起自理、自制、自练、自评的思想。

   2.注意激发学生的主体创新意识。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进行的心灵互动,教师不断进行创新性教学,学生不断进行创造性学习的过程。因此要提倡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的体育教学模式,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翁,真正参与到教学实践。创新意识是实现创新能力的基本条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生创新意识才会激发出来。教师在构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时,既要尊重学生个体的发展需要,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发挥每个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又要注意充分发挥教和学两者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产生良好教学效果。

  3.创设有利于创造性发挥的教学情境。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创新教育的实施者。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教师应为学生创造一个能支持或高度容忍标新立异者或偏离常规者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在教学中要努力营造平等、和谐、宽松的课堂环境,论文格式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才能充分挖掘其潜力。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在参与中领略运动与锻炼的价值,把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娱乐、休闲结合起来,为终身锻炼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学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学活动具有直接的影响,它是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促进教学成功的因素之一。由于体育课上师生处于动态之中,所以学生和老师的接触更为直接和密切,因此酷爱体育活动的学生大都喜欢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避免出现作风专制、态度蛮横、方法粗暴,甚至讽刺、挖苦、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这样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反感和不满情绪,进而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的厌烦。在一定程度上课堂教学与其说是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不如说是师生之间情感信息的交流过程。唯有在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生对课堂教学才有一种安全感和愉悦感,才敢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二、体育教学与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

  1.教学中要重视发展学生的观察力。体育课的教学主要通过活动示范,通过直观教学的方法,因此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有其特殊的优势。就初中学生而言,他们的精力不宜长时集中,但短时的观察记忆又很快。根据这一特点,在引导学生观察时,第一要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如观察教师或学生示范动作时,要结合教学目标及动作结构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也可先完整观察,然后分解重点观察。这样可以使他们的感官更直接,精力更集中。另外示范时也可通过正误之间的比较以提高学生观察的分辨能力。第二要做好观察前的准备工作。教师或学生示范前应反复练习,熟练掌握动作,理解动作技术的内涵及重点。如此才能达到效果。观察前应让学生对某一动作有一个完整的概念、初步的了解;提示观察一定要十分具体明确。第三观察应注意重复。由于技术动作往往是瞬间完成的,学生一下看不清楚。因此反复示范可以加深印象,能“定格”的动作力求“定格”示范,不能“定格”的可考虑用图示、影像来弥补。第四要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和习惯。如教师可布置学生观看英超、甲A的足球比赛等重大的体育赛事,让学生说出某队的技术特点、比赛趣事等,既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力,又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兴趣。

  2.教学中要注意留给学生想象思考的空间。以前的体育课教师一味追求课的练习密度、练习强度。在两个或几个练习中间学生被动地调整,即所谓的合理休息,学生完全成了教师安排设计下运转的机器,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背离教师设计安排的技术动作或练习的学生则一律被视为“恶作剧”或“坏学生”。学生只能在封闭的、压抑的气氛中活动,其主体地位和学习的积极性难以体现。

  现在的教学要注意通过课堂教学尽可能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知识丰富了,肢体动作语汇多了,他的想象力也就强了。因为在学习一个动作技能时,在学生的头脑中的表象反映马上就可以呈现。比如在教学生足球正脚背射门时,不少学生马上能在他的头脑中显示出足球明星罗纳尔多的射门镜头。结果学生既掌握了已学的知识技能,又锻炼提高了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相互的观摩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自信,丰富了表象和创造的激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多地变换教学手段,更多地设计教学情境,丰富学生的想象,为发展想象力创造良好条件。

  3.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的好奇心。初中生好奇心非常强烈,他们喜欢寻根究底的提问。教师首先要从思想上正确理解认识这一规律。除了认真备课不断丰富自己以外,还应一扫师道尊严,启发并鼓励学生发问,并实事求是、耐心诚恳地给予解答。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一般采用提问和变换练习手段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如在练习跳远时为了提高学生越过水平障碍的能力,在踏板前拉一根适度高的皮筋。这一方面引发学生练习兴趣,另一方面教师由此可向学生提问为什么要拉皮筋。很多学生回答是为了跳得更远,也有的同学回答是为了掌握蹲跨式的技术动作,他们回答得都对。此时教师让学生在不拉皮筋的场地跳的远度与拉皮筋后跳的远度进行比较,由于好奇心的驱使学生练习兴趣十分浓厚。

  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还表现在器材的变化和场地的布置上,学生都因好奇而参与活动、探究其中的奥妙、想象新的练习手段、激发创新的心理欲望。初中体育教学中正确、适时地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是激发兴趣、引导想象、启发创新的重要手段之一。

  4.教学中要鼓励提问、提倡质疑

  创新性教学过程始发于问题,推进于问题,收获于问题。学生对问题产生困惑并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是创新教育的条件。然而让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能提出问题的学生是对问题有感知并有创造性的想象力的学生。

  5.创设探究式学习环境、发挥群体创新合力。初中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有丰富的想象力,且有争强好胜、善于表现的欲望。针对上述特点引导学生对某一项活动、技术规格探讨研究,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力即发散性思维,是利用群体效应提高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措施。我们在教学中常采用的方法是:教师只提出动作方法、规格要求,让学生分组探究练习方法、活动技巧等。例如,体操棒组合练习,经小组讨论研究设计后,在一定时间内以小组为单位组字或组成图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潜能并调动了学生的练习积极性。

  总结

   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创造的主体,学生中蕴含着无穷的潜在的创新和创造的主动。而教师是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协助他们发挥创新能力的引导者,因此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培养、发挥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善于了解学生心理,适时点拨、指导、诱发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体育世界(学术版)》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体育世界(学术版)》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